Romeo et Juliet (II)

劇化交響曲_Symphonie dramatique,目前好像就只有這首白遼士的羅密
歐與茱麗葉,這首曲子也在幻想交響曲9年之後,風格更加充實與大膽,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跟這首比起來就像一首小曲般,無論在內容還是手法,跟這首劇化交響曲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這首劇化交響曲共分成四部,總長度約1小時35分,算是大部頭的作品,編制也是白遼士一貫的大手筆,不但有獨唱(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有合唱(女高音兩部,男高音兩部,男低音兩部),弦樂還用了五部,並規定至少要(15-15-10-14-9)這樣的編制,後來的作曲家大概只有馬勒會這樣玩吧.

這首劇化交響曲所擁有的 獨特的自由書寫風格十分有趣,又過7年之後所創作的"浮士德的天譴"概念應該就是來自本曲.這首曲子歌詞部分原是白遼士自己用散文體書寫,後來定稿時則以艾米爾.德香(Emile Deschamps)的韻文當歌詞,所以聽來格外悅耳,法文唱歌是很好聽的,這首曲子題獻給在白遼士最困苦的時候資助他的帕格尼尼,可惜帕格尼尼尚未看到這首曲子大獲成功就辭世了.



*** 樂曲描述 ***

    第一部:序曲

首先由中提琴拉出主題,這是十分新鮮的構想,隨著
快速音群的飛奔,帶著些許不安,象徵性地描繪出兩
大家族的爭執,主題略為發展之後,由長號與低音號
接手,紮實的演奏方式,為整首曲子增加不少戲劇性
的張力,用這種方式來代表調解者親王艾斯卡勒斯
的地位與權威實在非常貼切.
接下來有點宣敘調意味的合唱,由於聽起來和韻,所
以也還算好聽,在女低音略為述說男女主角之間的情誼之後,再由合唱接下去敘說華麗舞會的場景,再由女低音獨唱精彩的詩節(strophe),在曼妙的豎琴琶音伴奏下,描繪出羅密歐與茱麗葉沉溺在愛情的場面,尤其在大提琴加入伴奏之後,白遼士的抒情天分更是顯露無怡.再來是穿插一段輕巧的小詼諧曲(scherzetto),作為串場之用,但是白遼士處理得毫不馬虎,手法細膩.

第二部 羅密歐,凱普雷特宴會與舞會
先是充滿幻想風格的曲調,隨弦樂波浪起舞,再由雙簧管吹奏出優美的旋律,把羅密歐乍見茱麗葉時內心的悸動描繪得淋漓盡致,音樂在放慢腳步,雙簧管伴著大提琴的琶音撥奏,彷彿優雅的雙人舞,整個舞池只剩羅密歐與茱麗葉二人,彼此眼中都只看到對方一般.接著曲調一轉,就像打開了宴會廳的大燈,華麗的旋律唱出舞會熱鬧的情景,銅管以光輝燦爛的強奏加入之後,更把整個舞會現場妝點得金碧輝煌!

第三部 愛的場景,月下寧靜的凱普雷特花園
優美的小快板,帶著平靜的氣氛,淡淡勾勒出舞會結束後的光景,略帶點失落的意味.男高音搭配男低音輕唱舞會一景的華麗主題, 好像羅密歐才剛結束舞會,就開始思念起茱麗葉來,音樂再度以稍強的力度奏出茱麗葉主題,暗暗提示羅密歐對茱麗葉的感情已經漸漸無法自拔,中提琴在這個樂段再度扮演主角,厚重而稍帶憂鬱的音色,使用中提琴真是絕妙的安排!!!

第四部 愛情女王精靈瑪布
一開始弦樂各主題開始變奏,與木管群之間相互問答,充分表現出詼諧曲的樂趣,是這首曲子有名的樂段,只是我個人不是那麼喜歡,交響曲好像沒規定一定要有詼諧曲吧.不過這部分描寫精靈世界的奇幻景象,倒真的是白遼士的拿手好戲(聽幻想交響曲就知道),也算值得一聽.
接著大提琴奏出茱麗葉送葬曲,男女高音及男低音合唱出朱麗葉的輓歌,最後則以眾人合唱(弱音表現)默默結束此段.說時遲那時快,一陣急雨般的弦樂衝出,搭配短促音型的銅管,用強奏的方式出現,不一會兒曲調又急轉直下,由木管奏出哀傷的曲調 ,細膩地描寫羅密歐痛苦萬分之後服毒自盡的場景,這部分木管寫得非常精彩,值得反覆聆聽.夾雜間斷休止符的強奏再起,接在一小段優美的木管旋律之後,原來茱麗葉甦醒之後看見羅密歐的喜悅如此短暫,她立刻發現羅密歐誤以為她真的已死而服毒自盡,茱麗葉悲痛不已隨而自盡,整首曲子就這一段張力最強,最戲劇化.
最後的合唱,朗誦調,輝煌的管弦樂,描寫兩大家族因兩人身亡而和解的情景,場面雖然很大,音樂技巧也很好,不過聽起來已經沒有前面那種奇詭瑰麗的感覺,雖然沒有不好,但是有點冗長的感覺.

推薦版本

孟許指揮RCA soria 系列這個版本是我
較喜歡的版本,錄音的親密感很好,場景的
描寫栩栩如生,指揮在各部分節奏掌握得
非常好,是一個很值得推薦的版本,人聲部
分錄音電平似乎低了些,所以比例及遠近
感稍差了些,算是小缺點.






馬捷爾在DECCA灌錄的這個版本是TAS
HP挑的版本,錄音無懈可擊,無論動態,景深
,透明度,音色,音場,所有好錄音該有的應該
都有了,可是很奇怪,大概就是甚麼都有了,
所以聽起來好像在看DVD,這樣說有點奇
怪,可是真的有這種感覺,所以反而沒有孟
許指揮的版本感染力那麼強,這是蠻奇怪的
感覺,我想也許只是我個人才這樣也說不定
,不過這是一個好版本無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