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gar Cello Concerto

Elgar 爵士於1918~1919年間寫的這首"cello concerto"算來已經接近創作生涯的尾聲了,同一時期雖然還有如"violin sonata","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等作品發表,原則上大型作品是到此為止了,這首大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要歸功於首演的大提琴家 Felix Salmond 多次與 Elgar 在技巧與演奏方面提供意見,才讓這首曲子有了如今的面貌,雖然初演不算很成功,但灰塵畢竟掩蓋不了珠玉,這首曲子後來還是得到它應該有的評價,何況當時初演失敗主因還是指揮疏於排練所導致!這首曲子是今年建華愛樂比賽大提琴組的指定曲目,大提琴組首獎得主孔小姐恰巧全家都是診所的病人,據她所言這是一首難度相當高的曲子,而以她專業的角度看,杜普雷的詮釋更是不做第二人想,她也對杜普雷的演奏多所揣摩,因此也讓我又把這張許久未聽的唱片再度翻出來聽,看是否有新的感受.



這張 EMI 編號 ASD 655的唱片已經收藏很久了,只不過聽過一兩次便把這張唱片高掛在唱片櫃上,因為當我想聽杜普雷的時候,總是先想到她的德弗扎克,比較少想到這張,聽過她拉德弗扎克大提琴協奏曲的人很難不被她那種似乎是用整個生命在拉的專注與投入所感動,所以一想到杜普雷,就會與她的德弗扎克大提琴協奏曲聯結在一起,事隔許久,現在重新欣賞這張唱片似乎也十分合宜.Elgar 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分四個樂章,編排也不像傳統協奏曲的"快_慢_快"方式,而是由 adagio->moderato->lento->allegro  molto->adagio,最後以allegro  ma non troppo 做收,這樣的安排容易把曲子的調子往舒情的
方向靠,而這首曲子的色調也確實如此,杜普雷並沒有使用太過個人風格的表現方式來演奏這首曲子,而是以敘事曲的方式緩緩道來,偶而的強奏出現也只像平靜湖面的一絲漣漪,並未破壞整首曲子的氣氛,無論是獨奏者或是整個樂團克制力都很好,整首曲子一直到最後都維持一定的張力而又不會讓聽的人有緊張感,算是一次很成功的錄音,以前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然而慢慢地似乎愈來愈喜歡比較內斂的表現方式,似乎這樣的處理更讓人回味無窮,這首曲子 Elgar 爵士評語為"good and alive", 挺有意思的.這張唱片另外一面收錄的曲子也值得一聽,曲名是 海景(Sea Pictures),作品編號Op.37,這首曲子是歌曲由管弦樂伴奏,共分為五首曲子,第一首是"sea  slumber-song ",是從 Roden Noel 的詩作改編而來,整首曲子聽來如孤獨的歌者一人站在深夜的海邊岩石上,伴著海浪拍打岸邊與強風吹襲的聲音,高聲唱出心裡的感覺.第二首是"in heaven",聽來猶如黎明前一刻最黑暗的海邊,描繪出生動的景象,是由 Elgar夫人的詩改編而來,第三首是 "sabbath morning at sea",改編自 Mrs. Browning的詩,曲子色調明亮,是一 首開朗的曲子,第四首則是"where corals lie",是從 Dr. Richard Garnett的詩改編,此曲顏色比較輝煌,有海邊黃昏,海天一色壯闊的感覺,最後一首是"the  swimmer",描繪暴風雨中泳者於海中奮鬥的情景,改編自 Adam Lindsay Gordon的詩,是一首氣氛比較激烈的曲子,雖然是一首不錯的曲子,做為結尾也還可以,不過還是覺得有點突兀,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演唱者Janet  Baker時正值黃金時期,歌聲甜美,表現力十足,是Baker小姐一次很成功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