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 唱片總論

RCA公司的標籤演化,就是鼎鼎大名的狗狗進化史,那隻Nipper dog,不論在EMI,還是在RCA,不知牽動了多少古典膠迷則驛動的心,尤其一些演錄俱佳的銘盤,更是讓人朝思暮想.RCA絕對是古典膠迷標籤的必修課程之一.

一般而言,發行年代為SHADED DOG(影子狗1958~1965)/ WHITE DOG(白狗1965~1969)/ RED SEAL & SIDE DOG(1969~1979)/SIDE DOG DIGITAL(1980~)/VICS(重發系列)/SORIA(精裝版系列)標籤來區分發行的前後與聲音的好壞,不過從鋼版號碼(EMBOSSED NUMBER)看來SHADED DOG與WHITE DOG不過是鋼版的先後次序而已,一般而言,WHITE DOG的鋼版號碼會在20S之後,也許這是聲音較差的緣故,不過這是指重發之前shaded dog的唱片而言,如果是全新錄製的唱片,音質就不輸影子狗,而且價錢較低,極具收藏與聆聽價值,若想先下手為強,可從白狗中尋.至於那些編號的唱片為shaded dog 首版,那些白狗是首版,那些RED SEAL是首版,將在RCA List一文中再詳談.在此比較重要的除了標籤的認識之外,就是判別鋼版號碼了,這在RCA唱片收藏十分重要,以同樣是SHADED DOG,1S的價錢和15S 或20S的價差可到5倍以上,為避免當冤大頭,不可不查.至於鋼版號碼的判讀如下:

RCA List (I)

這份RCA LIST 比對過 Phil Rees 與 RCA Bilbe 紅皮書後,完整的可能性很高,也希望有先進能提出其中疏漏之處,讓古典黑膠迷分享,感謝!

唱片編號:
作曲家:
曲目:
指揮:
演奏者:
樂團:
同一錄音其他版本編號,如VICS,SB,ECS,SPA
RCA Living Stereo Series

LSC 1806
Strauss,R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Reiner
CSO
VICS1265

RCA List (II)

唱片編號:
作曲家:
曲目:
指揮:
演奏者:
樂團:
同一錄音其他版本編號,如VICS,SB,ECS,SPA
LSC 2325
Music for Frustrated Conductors
Fiedler
BPO

RCA List (III)

唱片編號:
作曲家:
曲目:
指揮:
演奏者:
樂團:
同一錄音其他版本編號,如VICS,SB,ECS,SPA
LSC2531
Berg
Lyric Suite/Webem 5 Pieces
Juilliard String Quartet

RCA List (IV)_END

唱片編號:
作曲家:
曲目:
指揮:
演奏者:
樂團:
同一錄音其他版本編號,如VICS,SB,ECS,SPA
LSC 2726
Chopin
Waltzes
Rubinstein

Elgar Cello Concerto

Elgar 爵士於1918~1919年間寫的這首"cello concerto"算來已經接近創作生涯的尾聲了,同一時期雖然還有如"violin sonata","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等作品發表,原則上大型作品是到此為止了,這首大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要歸功於首演的大提琴家 Felix Salmond 多次與 Elgar 在技巧與演奏方面提供意見,才讓這首曲子有了如今的面貌,雖然初演不算很成功,但灰塵畢竟掩蓋不了珠玉,這首曲子後來還是得到它應該有的評價,何況當時初演失敗主因還是指揮疏於排練所導致!這首曲子是今年建華愛樂比賽大提琴組的指定曲目,大提琴組首獎得主孔小姐恰巧全家都是診所的病人,據她所言這是一首難度相當高的曲子,而以她專業的角度看,杜普雷的詮釋更是不做第二人想,她也對杜普雷的演奏多所揣摩,因此也讓我又把這張許久未聽的唱片再度翻出來聽,看是否有新的感受.

Ida Haendel_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

Ida  Haendel,波蘭出生的女性小提琴家,1928年12月15日出生,1940年歸化英國籍,4歲時跟隨 Mieczyslaw  Michalowicz 於華沙蕭邦學校學習,之所以引起廣大的注意是在1935年(7歲)第一屆 Wieniawski 小提琴大獎賽獲得波蘭組首獎,同年國際組首獎是 Ginette Neveu,第二名是 David  Oistrakh,也因此年紀輕輕的她就有機會到 London 與 Paris 接受 Carl  Flesch 與 Georges Enesco 兩位大師的指導,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與雙親移居倫敦,也因此與當時英國著名指揮如 Beecham,Boult,Goossens,Sargent 等均有合作的機會,與歐陸的指揮如 Munch,Klemperer,Solti,Markevitch 等也有機會同台演出,所以演奏生涯開始的相當早,錄音也早在1943年就與 Decca 開始合作,直到2004年1月還與蒙特婁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演奏生涯之長樂界少見.



Pachelbel:Canon by Karajan_The Magician

卡拉揚,50歲以前是指揮,70歲以前是音樂家,70歲以後大概可以叫他魔術師了.從這張合輯錄音可以充分體會我所說的,甚麼樣的指揮功力叫作出神入化,平常在MyAV或其他相關音樂音響網站,或是許多愛樂者的部落格,提到某些曲目的錄音時,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卡拉揚,頌揚一些老大師,甚或吹捧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指揮,只為彰顯自己見多識廣,慧眼識英雄,因為卡老錄音太多了,誇讚他未免太"俗"了,連傑利畢達克都曾說:"眾人都喜歡卡拉揚,如同眾人也喜歡可口可樂."這句話在柏林愛樂捨棄傑利畢達克而選擇卡拉揚做音樂總監時所說,總不由讓人聽來伴隨著一股酸味!傑利畢達克沒有不好,可卡拉揚則確實很優,事實上,卡拉揚擔任音樂總監的日子正是柏林愛樂最輝煌的時候,天下第一團當之無愧,看看現在拉圖,唉.............卡拉揚最優的一些錄音,可由歌劇,布魯克納,理查史特勞斯,貝多芬等去尋,一定會讓你驚喜連連!

柯崗_西班牙交響曲

Lalo 的西班牙交響曲收了一些,最得我心的只有Kogan這張與 Ida Handel 在Supraphon錄音那張,全曲分5個樂章,算大型曲目,大概該用的小提琴技巧都用上了.


這首曲子即便用上所有技巧,在小提琴曲目中也不算頂難,但是要拉到順暢而又有西班牙風情那就得看功力了,原先以為這個曲子大歐來詮釋應該是不二人選,可惜一直找不到他這首曲子的錄音,若有錄還望各位先進告知.Kogan在這張唱片中平順自然卻不失熱情,管弦樂搭配中規中矩,十分耐聽,可惜的是這張唱片復刻版表現不好,首版又貴暴,找HQS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30年前假日午後

這張Round up收錄的是早期西部片與拓荒時期的錄音,eardoctor推薦所以買來聽,果然燒得很,現代數位錄音的好處在這張專輯都聽得到.

唱片裡頭牛鳴馬嘶,好不熱鬧,回想30年前小學時候,電視只有3臺,禮拜天下午都會播放一些美國西部牛仔的影片,當時那些酷哥可都是小小心靈裡的大英雄,過年壓歲錢一定會去買一把槍,在滾滾黃沙的馬路上(當時還有許多馬路沒鋪柏油)與鄰居小孩玩起西部警長抓壞蛋的遊戲,現在想起來仍然回味無窮,一張唱片勾起30年的回憶,太值得了!

貝多芬 C大調彌撒曲

貝多芬在宗教音樂著墨並不深,一般提到他的宗教音樂大概第一印象就是"莊嚴彌撒", 不過仔細品味之下,莊嚴彌撒太過富麗堂皇,感覺是貝多芬以宗教作引子的大型管弦聲樂創作,就像到歐洲參觀一些高聳蘶峨的教堂,走出教堂卻忘了裡頭耶穌長甚麼樣子.

這首C大調彌撒則比較像貝多芬自我內心神性的探索,從章節安排,樂句語法來看,都比莊嚴彌撒更令人容易融入其中的情緒,再從樂曲長度來看,貝多芬也似乎有意讓這首曲子易於使用在教堂,在樂聖有限的宗教音樂此曲足稱珠玉!

Telarc J.Strauss 圓舞曲

這張唱片是Telarc最近發行的,果然不改其發燒本色,優美動聽的旋律外衣下可以聽到大動態,高解析,定位準...等現代錄音應該有的特色!

最近聽不少數位母帶製作的LP,聽來聽去總不覺得有何不妥,如Philips,DGG,EMI,RCA,Decca...等LP後期製作的數位錄音讓人覺得反而水準更整齊,不會有好壞落差太大的情形,以目前多數此類LP仍處中低價位,實在是收藏的好時機!